
(人民网)陈里:完成脱贫硬指标,关键是摆脱“深度贫困”束缚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2020贫困县全部摘帽。完成这一硬指标,脱贫攻坚还需哪些工作?土地出让收入“取之于农,主要用之于农”的要求,对收入分配格局、乡村振兴有何影响?农民变市民,1亿人进城落户是否会让各地“人才争夺战”愈加激烈?
2019全国两会大幕拉开,人民网强国《两会V观察》栏目今日起推出,首期邀请三农、社会问题专家陈里为网友解读乡村振兴、脱贫攻坚相关问题。
陈 里
三农、社会问题专家,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原主任
完成脱贫硬指标,关键是摆脱“深度贫困”束缚
要实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“2020贫困县全部摘帽”目标,关键就是要解决“深度贫困”所带来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。我认为,要摆脱“深度贫困”的束缚,需要激活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,以自身努力与外在扶持相结合,逐步、稳步地脱贫,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可持续脱贫之路。
第一步是“自力扶贫”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立自强的脱贫斗志与勇气,通过在知识、技术和思想上的帮扶,提高他们自主脱贫致富的素养。从哲学上来说,内因决定外因,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,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。在各方条件都支援的情况下,暂时脱贫了;但如果没有了外部支援,就会再次返贫。这样一来,脱贫摘帽的目的也就不可能实现。所以,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,必须从基础抓起,从人的自力能力抓起,通过“自力扶贫”,激发贫困群众及地区的创新创造活力,让滋生贫困的各种“陋习”没有落地生根的土壤。
此外,“自力扶贫”也能提高扶贫的效率,给那些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干部减压。随着扶贫攻坚任务落实时间的临近,在摘帽目标的高压之下,一些地方干部常常没日没夜地工作,吃不好睡不着,而群众却不一定满意,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效率也不高。我认为,除了干部帮扶、政府关心之外,更多的还是要让贫困群众自身加油努力。贫困不可怕,可怕的是自身没...